近几年,抗日神剧不断涌现,这也从侧面体现了《亮剑》这部剧的难能可贵,在拍摄这部剧时,由于经费有限,每一集的成本控制在30万以下,李云龙扮演者李幼斌更是亲自爆料,称当时只有两台摄像机,一台负责远景一套负责近景,可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,《亮剑》还是成功了
在这部剧播出后,全国掀起了一股抗日剧热潮,这也是把《亮剑》捧到了顶点,不仅在豆瓣取得了9.2的高分,更是被中央宣传部、教育部等评定为100部优秀影视片之一,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。
现在,《亮剑》已经成为了抗日剧中的经典之作,虽然有翻拍者,但是他们也都是在模仿李幼斌、张光北等人,着实没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,可是,《亮剑》虽然经典,但仍有两处败笔,每一处都让人无法接受!
败笔一:朱子明叛变
我们都知道,朱子明会叛变,完全是被3600刀的凌迟刑罚吓到的,但是呢,在剧中,朱子明又是一个硬汉形象,在与山本一同作战时,他也是屡打头阵,虽然最后阵亡了,但是他完全不像一个会因为叛变的人。
而就算是叛变了,朱子明的抉择还是很多的,他完全可以将事情原委告诉李云龙,做一个双面间谍,这也是一个歼灭山本的绝佳计策,可能有些人说,朱子明在走时签下了投降书,但那东西真的有用吗?李云龙会计较这样的缓兵之计吗?肯定是不会的。
败笔二:县城一战
当时,李云龙与楚云飞一同进入县城,大闹了平田一郎的生日宴会,而值得注意的是,他们只带了魏和尚以及孙铭,就是在与鬼子有如此大的差距时,李云龙等人不仅全身而退,甚至还杀掉了将近四十名鬼子!
要知道,在楚云飞到独立团造访期间,他说了一个“秘密”,就是鬼子们因为食物以及装备的原因,战斗能力格外的强,在“中条山之战”时,中央军八万多人的军队愣是没打过三千个鬼子,比例足足有二十六比一。
可是呢,前脚楚云飞刚这样说完,后脚他们四个人就在有巡逻队、宪兵等上百人的战役中全身而退,还杀死近四十人,难道就因为他们身手好,就可以毫发无伤的击溃楚云飞口中强悍的鬼子?
《亮剑》这部剧虽然是经典,但是朱子明的叛变与县城一战疑点重重,完全就是败笔,真的让人无法接受,对于这两处败笔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