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影坛著名先行者——沈西苓,一位值得永远敬佩的民国导演

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:249时间:2023-11-08 01:02:03

沈西苓是中国影坛著名的先行者,身兼编剧、导演、布景师等多重角色。他的《十字街头》《女性的呐喊等皆为影史佳作。沈西苓自 1931 年正式投身电影事业,直至 1940 年病逝,短暂的十年艺术生命,却留下了独具艺术思考和审美风调的优秀作品。

沈西苓作品见证并参与了 20 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民族意识的觉醒、现实主义的兴盛以及有声电影的发展。在传统与现代交替的复杂场域中,他跳脱出二元对立的绝对立场,率先追寻艺术、技术和思想上的“先锋”品格,亲历 30 年代中国电影的黄金年代,在多元阵地中圈出未来电影的发展方向。

沈西苓的早期经历

“怪物”是沈西苓朋友起的爱称、别号。欧阳予倩在《追念西苓沈先生》文章中回忆说在上海的时候,朋友叫他怪物,这是一种亲热的称呼”。1936 年文章《沈西苓之怪》对沈西苓的怪物称呼做出解释:沈西苓在影界中行径怪诞,出人意料,固有怪物称号。

沈西苓三岁那年,医生预防水痘误诊,发炎感染成了天花,导致左眼失明。一般而言,器官劣势引发的不仅是生理层面的缺陷,更多是心理层面的障碍,例如一种疏离集体的精神障碍。随着年龄的增长沈西苓的这种特性也渐发明显。

入学时,沈西苓就读于东街遗爱学堂。 沈西苓早年学习是否刻苦我们暂且不论,但沈西苓在幼时就迷上了绘画是我们可以确定的,由此可见,沈西苓艺术的感触是早早地就显现出来了。

1913 年,沈家家道中落,沈赞新为维持家庭生计,随友人一同前往杭州。在杭州丝织厂纬成公司任会计一职。父亲沈赞新担任会计时,常常与沈西苓讲述工人的生活事迹,这潜移默化地让沈西苓对工人阶级有了别样的感情,成了日后沈西苓创作的灵感来源。

安定后,沈赞新设想沈西苓成为工业人才,既可干实事又可报效祖国。但工业并不吸引酷爱美术的沈西苓,他仍对绘画、文学、外语等事物充满幻想。沈西苓不顾父亲反对,决心出国。这行为与一贯听话腼腆的沈西苓形成“奇怪”反差,可能是艺术给予了沈西苓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强大。

1923 年,沈西苓前往日本,在日本屋檐下沉淀学识,立志文艺救国。

1929 年,沈西苓怀揣艺术运动的愿望回国。先后在中华艺术大学、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教师职务。沈西苓在业余时间用沈叶沉、沈一沉、叶沉等笔名公开发表影剧评论、影视相关译文,初显对影视作品的兴趣。不久加入郭沫若等文人组织的创造社,开始融入国内的文艺圈。沈西苓国内的戏剧启蒙得溯回至上海艺术剧社,这正是沈西苓由美术走向戏剧的转折点。

1929 年 11 月,沈西苓与郑伯奇、冯乃超、阿英(钱杏邙)等人发起组织了第一个前往工人区演剧的剧社移动剧队——上海艺术剧社,邀请夏衍担任党负责人,郑伯奇任社长,剧社口号为“普罗列塔利亚戏剧”,剧社宗旨是扩大戏剧影响力和培育戏剧工作者,使观者重燃对戏剧的喜爱之心。

民国时期的电影创作人员,大多都有着戏剧活动的经验。正如费穆所言戏剧活动“帮助了电影发展”。沈西苓在戏剧上积累的统筹导演与剧作编制等宝贵经验,为他电影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,包括分镜头的脚本设置、简约的故事梗概、浪漫的风格倾向、现实的精神品质等等。

沈西苓电影创作探索期

1931-1936 年是沈西苓电影创作探索期。1933 年,沈西苓正式担任导演,预备拍摄新电影,这部影片是根据夏衍所提供的包身工资料,又结合自身经历加以改编最终完成的《女性的呐喊》。

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,由于影片主题与天一影片公司作风向左,双方多次协调无果后,沈西苓愤然辞职而去。沈西苓的离开,鼓动了汤晓丹、司徒慧敏、许幸之等进步青年。因此,沈西苓被影评人评价为戏剧人进入影坛的“大开关”,沈西苓的加入带领了司徒慧敏、王莹、汤晓丹等进入影坛,沈西苓的离开也带动了他们离开“天一”。

天一出走后,明星公司的老板周剑云疼惜沈西苓的才能,邀请他加入,于是他携演员王莹来到明星影片公司,完成《女性的呐喊》摄制。但由于经验不足,影片失败,被评为“丙”类影片,且“实在不大高明”。

同年,沈西苓导演《上海二十四小时》,然而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观看后勒令整改,拒绝上映。上映后的剪辑版几乎面目全非,被赋予极低的评价。

两次失败让沈西苓更加拼搏,他更努力地学习电影知识,翻译《有声电影导演与脚本论》与《电影艺术与蒙太奇》等著作扎实的理论基础,同时观摩优秀电影范本。

1934 年,明星影片公司预备制作有声集锦片《女儿经》,由张石川、郑正秋、李萍倩、沈西苓等8个导演,导演八个不同类型女性的故事,沈西苓摄制播音员夏芸的悲惨人生。为了让夏芸的故事更真实,沈西苓在开拍之前深入广播公司进行访查,以求更真实的展示夏芸的状态。

1935 年,沈西苓独立编导影片《乡愁》,对于《乡愁》,沈西苓尽心尽力,终日埋头剪接,最终在“新光”开映,这是打开沈西苓“新感觉”银色世界的钥匙。影片第一场结束后,女学生们探听得那个穿藏青西装的是沈西苓,便急急将他包围起来,要求他签名,但西苓红着脸从人群中逃了出去。

随后沈西苓又拍《船家女》。这几部作品让他入选了明星影片公司重要演职人员名单。正值事业春天之时,沈西苓毅然离开电影界,沉浸心态,寻找新剧本。

1936 年,沈西苓退出明星影片公司,前往广西桂林良丰师范专科学校,讲授戏剧概论课程,指导校剧社排演《钦差大臣》等戏剧。与凌鹤合作出版理论杂志《电影浅说》宣传电影知识,科普电影原理,并撰稿《戏剧与电影》。不久,各媒体得知《船家女》成功获奖,电影公司又争相聘请沈西苓。

沈西苓电影创作成熟期

1937-1940 年是沈西苓电影创作的成熟期。回到“明星”二厂后的沈西苓着手导演新片《十字街头》,这部影片是沈西苓电影序列里的最高成就,也是沈西苓电影创作阶段的转折点。

影片被上海《大晚报》副刊《剪影》誉为“一部值得推荐的国语佳片”,成本年中外片卖座之最高纪录,舆论誉为国片中一切方面均达到最成功的作品”。《十字街头》标志着沈西苓电影风格的成熟。

沈西苓摄制完成《十字街头》后,受好友蔡楚生一力拉拢,折转加入后来者居上的联华影片公司,预备拍摄文学巨匠鲁迅的《阿Q 正传》,但最终因各演员都不符合剧本需求放弃,转而将曹禺的《日出》改编为影像脚本,并预备开拍。

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,国家危难让爱国青年明白自己的责任。沈西苓与蔡书生、金山、欧阳予倩等人组织“中国电影界救亡协会”,紧急编排抗战话剧《保卫卢沟桥》,并在上海蓬莱大戏院上演,电影《日出》也渐渐被搁置。

8月13 日,上海八一三事变,沈西苓赴前线拍摄战时新闻片。

1937 年抗战爆发后,沈西苓暂时离开电影界,与妻子前往香港结婚。不久又南下预备新戏复出。1939 年,沈西苓在中央电影制片厂导演《中华儿女》,成为他的绝世之作。

沈西苓从影 9 年,折转天一、明星、联华、中电、中制 5 家大型影片公司,拍摄影片 8 部,年限虽短,成就颇丰。他常感叹自己已经三十多岁,只想更多看些好的参考资料,多拍几部戏,多写几个剧本,社会太需要我们更加倍的努力,但自己的工作速率还够不上社会的要求。这样优秀的导演值得我们探究铭记。

优秀电影推荐

更多
  • 抓娃娃

    类型:喜剧 地区:中国大陆

    主演:沈腾 马丽 史彭元 萨日娜 肖帛辰 张子栋 李嘉琦 赵凤霞 马文

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jmlliu@outlook.com 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© 2024 万影网 苏ICP备88888888号